经历20多年的发展,两轮电动车行业已成为国家绿色环保交通出行系统中重要的一环。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在5000万辆左右,增幅达10%,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在如此巨大保有量的当下,如何用团体标准来规范两轮电动车行业的真实能耗和续航里程表述显得更加重要。
2月6日,电动车行业头部企业爱玛科技集团在京举行发布会,发布了《电动摩托车用户工况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团体标准。据悉,这是国内电动车行业首个基于电动摩托车用户实际驾驶工况的续驶里程测试方法标准。
图:爱玛联合中标院发布行业首个基于用户实际驾驶工况的续航测试团体标准
“此次发布的基于用户实际驾驶工况的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标准,不仅有助于树立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信心,也有利于促进行业内的技术迭代,推动行业技术革新和标准的完善升级。”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评估研究所所长付强说。
相关信息显示,2021年以来,“百公里续航”成为众多电动车产品的主打卖点,有的企业甚至宣称产品能续航300-500公里。但实际上,用户在真实骑行中,实际续航里程会因各类复杂路况(红绿灯停车、颠簸、农村、城市等)产生一定损耗,不同地形、地貌、速度、载重等都可能会影响续航里程。各品牌过往的百公里测试方法,通常采用的是等速法测试的续航里程,并不能真实还原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测出数据与消费者实际骑行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续航虚标乱象。因此,行业亟待出台更加贴近用户真实骑行的续航测试规范标准。
爱玛研究院院长肖冰在发布会上表示,发布标准对行业持久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爱玛作为行业头部品牌,希望通过推出更加贴近消费者真实使用情况的测试标准,把“真实续航”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
据了解,两轮电动车包括两轮电动自行车、两轮电动轻便摩托车、两轮电动摩托车等产品。相关专家指出,此次两轮电动车首个基于用户真实驾驶工况的续航测试标准的发布,相比企业常用的等速法更加严苛,将有望终结电动车虚标乱象,给消费者真实续航承诺,引领行业技术升级和标准完善。
高屋建瓴从行业标准入手,是此次电动车行业新年发力创新、拉动市场消费的一大特点,引发业内关注。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付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标准化在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当前,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标准已成为促进行业规范化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