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能源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推动全国碳市场成为碳排放“减存量”关键抓手

2025-09-19 10:34450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明确了中长期发展蓝图。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严刚认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碳排放管理实现拐点跨越的历史性窗口期,碳排放管理将由强度控制模式逐步过渡到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

“这一转变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控制即将从‘控增量’的弹性管理向‘减存量’的刚性约束转变。”严刚说,“我国碳排放体量大,既有相对集中的大型排放源,也有分散在全国的小型点源,需要采用因源施策、多式互补,兼容性强、灵活性高、成本效益优的管理模式实现总量控制。”

严刚表示,从政策工具的内在机制与实施效能来看,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实现既定减排目标的成本最优机制,其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集中排放源的有效管控。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多年实践经验表明,碳市场因其减排目标的确定性、责任分解的有效性、成本效益的优越性,已成为大型点源和集中排放源开展碳排放总量控制有效的政策工具。”严刚说。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中心联合研究团队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2005年下降30.7%,其中ETS覆盖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约47.6%,展示出碳市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启动以来,经过四年建设运行,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市场功能日益显现。

严刚认为,应通过将减排责任分解至具体企业,为实现重点排放源总量管理奠定扎实基础。建议“十五五”时期,我国在碳双控制度统一部署下,逐步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主渠道设定并分解电力、重点工业等集中排放源减排目标,以地方分解为主要途径落实交通、建筑、其他工业等分散源减排责任的总量管理模式。构建我国市场机制+地区分解相互配合、互不交叉的总量控制架构体系。(实习生刘艺璇对此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绿色发展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路径。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锚定“双碳”目标,加快能源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更为全球

0评论2025-10-2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冰岛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冰岛总统哈德拉·托马斯多蒂尔于2025年10月12日至18日来华出席全球妇女峰会。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气氛中举行会晤。中冰双方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重大挑战之一,重申将坚持公平

0评论2025-10-2118

《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11月1日起施行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年第33号令,以下简称《监管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各有关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

0评论2025-10-2119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